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刻章的法律风险:这些 “红线” 不能碰

吕先生    2025-09-24 07:51:07    43次浏览

刻章并非 “想刻就刻”,尤其是企业 / 机构印章,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办法》严格监管,违规刻章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企业印章必须备案公司的公章、财务章、合同专用章等,必须到当地公安局指定的 “备案刻章点” 制作,完成后录入公安系统备案(印章上会有防伪编码)。未备案的印章不具备法律效力,且可能被认定为 “伪造印章”。

严禁伪造、冒用他人印章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如政府公章、证件章):涉嫌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可判 10 年有期徒刑;

伪造企业印章:涉嫌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可判 3 年有期徒刑;

冒用他人个人印章(如伪造签名章签署合同):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可构成 “合同诈骗罪”。

个人印章的法律边界个人姓名章、艺术章无强制备案要求,但不得用于伪造文件(如仿造他人印章签署欠条、合同),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72405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