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飞凡科技经销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支持脱机使用和联网使用,人脸识别设备可联动门禁磁力锁、开门机、闸机等设备,识别距离可达2米左右,识别角度大识别率高,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的通道可以减少身体接触,避免病菌交叉感染。人脸识别门禁考勤一体机亦可作为单位考勤使用,设备可对接钉钉或企业微信平台,便捷打卡,系统自动录入考勤。同时,人脸识别门禁可联动三辊闸或全高转闸,此方案适用于建筑工地劳务实名系统,设备可对接云筑网、济工网、广联达等平台。
核心选址标准
路面条件:选平直、无积水的区域
路面坡度需≤3°,避免车辆上坡时溜车,或下坡时闸杆起落因重力偏差导致定位不准。
避开低洼处,防止雨季雨水浸泡道闸底座和控制箱,缩短设备寿命;若无法避开,需提前做垫高和排水处理。
空间预留:留足车辆与行人的缓冲距离
道闸前方需预留≥5 米的排队空间,避免早晚高峰车辆拥堵到小区外的市政道路。
闸杆起落范围(横向)需与行人通道错开至少 1.5 米,防止闸杆误碰行人;若人车混行,需单独设置隔离护栏。
管理适配:靠近安保岗亭,方便人工辅助
道闸与岗亭的距离建议≤10 米,便于安保人员在设备故障(如识别失败)时快速上前处理,减少业主等待时间。
若搭配车牌识别,需确保摄像头正对来车方向,且无树木、路灯遮挡,避免强光直射(如正对西侧下午阳光)导致识别率下降。
安装位置建议
人员出入口
安装在工地主大门内侧,远离施工区域,避免机械作业时碰撞设备;同时预留≥2 米的通道宽度,方便工人快速通行。
人脸识别终端的安装高度建议为 1.2~1.5 米,与人员视线平齐,提升识别效率;避免正对强光或逆光位置,防止识别失败。
车辆出入口
与人员通道错开至少 3 米,避免人车混行导致事故;路面需平整,坡度≤3°,方便车辆停车识别。
道闸前方预留≥5 米的排队空间,防止施工车辆拥堵到市政道路;若有渣土车等大型车辆,道闸杆长度需适配车辆宽度,避免剐蹭。
不同驱动方式的升降柱,在响应速度、稳定性和适用场景上差异明显,需按需选择:
类型 驱动方式 核心特点 适用场景
液压升降柱 液压动力单元驱动 升降平稳、噪音低,防护等级高(多为 IP68),使用寿命长(可达 8-10 年) 政府大门、机场航站楼、大型商业中心等对稳定性和耐用性要求高的场景
电动升降柱 电机直接驱动 安装便捷(无需预埋液压油箱),成本较低,响应速度快(1-3 秒升降) 学校门口、小区消防通道、园区次要出入口等预算有限或需快速响应的场景
半自动升降柱 手动或钥匙开启 无电源依赖,结构简单,仅需人工操作升降 临时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