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为要,调气温运,分消走泄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了“一病而治各不同”,乃“地势使然也”。连老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发生以及转化的影响,认为江浙为水乡之地,湿盛之地,人在其间,无以避之,脾极易为湿邪所伤。《临证指南医案·湿》云:“湿为重浊之邪,若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脾之健运升清,依赖脾阳的温煦。若脾阳不足,则寒湿内生,壅滞中焦,使气血化生无源。须湿邪得化,脾方能健运。 连老认为,脾喜燥恶湿,易为湿困,故脾病须细察有无兼湿,然后权衡虚实,孰为主次而兼治之。如湿邪重浊困脾者,首要调畅气机,正如《温病条辨》所云:“气化则湿亦化。”如三仁汤、平胃散、胃苓汤、藿香正气散等随证加减,意在通过芳化、苦燥、淡渗等法祛湿醒脾,复其灵动之性。至于脾气虚弱而生湿者,老师善用温阳法。脾气虚者,临床用四君子汤加减;兼气滞,则加陈皮补气行滞化湿;若兼痰浊,则加制半夏以燥湿化痰。脾气湿者,选用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渗湿止泻。如脾阳不足,寒湿内生,症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肢体肿胀等,则善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汤以治之。 临证常有湿蕴化热,湿与热胶结为患,郁闭气枧。如见口干咽苦,便结溲黄,苔黄厚燥,此为热重于湿,连老常于化湿之方中佐以黄连、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之品,尤须注意苦寒清热量不宜大以防损伤脾阳,败坏胃气,贻误病机。
重视调肝,硫木扶土,以平为期 肝主疏泄,主一身气机的升降出入。《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土得木而达。”脾为至阴之脏,必赖肝之疏泄,始能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陈士铎《石室秘录》云:“肝,克土也……土得木以疏通,则土有生气矣。明确指出了肝气升发泄对于脾升胃降、脾运胃纳的重要作用。 连老从临证实践中体会到,脾胃病因肝郁而发者十之六七。“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脾胃升降失常,壅滞成病;或疏泄太过,横逆而犯,脾胃受戕;或脾胃虚弱,肝木乘之,气乱为病。因此,肝气无论太过或不及,均可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血证论》云:“木之性主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肝病易传脾胃,故在脾胃病时应以开郁为先,疏肝柔肝之法贯穿始终,肝脾胃三脏共调,以平为期。正如叶天士所云,“治脾胃必先制肝”、“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实为从肝论治脾胃之纲领也。若以肝气横逆为主而脾虚不甚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味为主,舒畅肝气;肝气郁滞兼有脾虚者,则以逍遥丸加减疏肝健脾;肝郁化火者,方选景岳化肝煎解肝郁、清肝火;若肝火灼伤胃阴者,投以一贯煎加少量黄连来疏肝清肝、和胃降逆;若土壅木郁,因脾胃尖健而影响肝之疏泄功能者,以越鞠丸加味,和脾胃,疏肝木;若以脾虚失运为主而兼肝郁者,则以归芍异功散为主,培土以荣木。临床如已见肝病,则无有无脾胃病症状,时均应辅以健脾胃、助运化之品,方合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连老指出,肝为刚脏,喜柔润之性,因此遣方用药时宜痿叶天士“忌刚用柔”之说,适当配合白芍、当归等柔肝,也可用山萸肉、五味子酸甘化阴、以养阴柔肝,还可选用生地、枸杞以滋水涵木。巰肝时要注审而不伤阴,常用川朴花、绿萼梅、佛手等微辛而不燥烈耗阴之品,避用辛温苦燥之药,或在药中酌加养胃阴之品,如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则无耗伤胃阴之弊。
医案 单某,女,时年55岁,2018年6月15日初诊。已3年,近1个月来加重,难以入睡,睡后易醒,每夜只能睡3小时左右,伴口苦,右关脉大,左关脉弦,舌尖红苔薄腻。 诊断:(痰热扰心型)不寐。 治则:化痰清热。 方药:姜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3g,生姜3片,炒枳实10g,竹茹10g,黄连3g,郁金12g,丹参15g,米仁30g。共7服,水煎服,日1服。 6月23日二诊:夜寐已好转,余症同前。上方姜半夏改12g,黄连改5g。共14服,水煎服,日一服。 7月13日三诊:夜寐继续好转,仍口苦,便溏,右关大左关弦,舌红苔薄。上方改姜半夏10g,黄连4g,加太子参20g。共14服,水煎服,日一服。以后患者以黄连温胆汤化裁继续1个月。2个月后随访,患者睡眠改善,每夜能睡6小时左右,口不苦,纳可,便调。 按:本案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积湿生痰,因痰生热,痰热上扰,故心烦;痰郁化火则见口苦;舌尖红苔薄腻,为痰热内扰之征。右关属脾,右关脉大,连建伟认为是阳气旺盛,脾胃尚强;左关属肝,左关脉弦为肝气郁滞,治当燥湿化痰、清热除烦,方用黄连温胆汤(由温胆汤加黄连而成)。温胆汤的古书记载,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胆虚实第二》篇,有云:“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药由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甘草、生姜组成。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浙江省名中医馆连建伟网上预约挂号 学术论著 诊脉须识常与变——达变篇 小半夏汤对抗顺铂所致呕吐的实验研究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篇 名方实验录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