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西汉,则在周朝的基础上加上了五行的概念,到这个阶段,可以说占筮之道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备了,就是说,从当今的观点来看,该具备的要素基本都齐全了。这种提法好像很怪,难道说别的方法就不是根据易经原理?其实这里的“易经”这个词语是强调在起到卦之后,判断吉凶是要根据易经(当然是周易,以后直接称周易)的经文,即卦辞和爻辞来判断吉凶。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千古名训,过来人体会至深。婚姻是必需的,它即可以是您畅游爱河的天堂,也可能是您所讨厌的枷锁。一旦成为枷锁,砸碎这个枷锁必须有所失,有所痛!一个人从二十多岁开始谈婚论嫁到五十多岁您还有兴趣关心这件事,三十年时间您至多可以杀几进几出?您真的可以像一些纯真少年那样说 “不在乎”吗?您真的可以因为自己没有体会过,就不信祖祖辈辈用他们的血泪书写出来的经验吗?您更希望用自己的教训教育后人还是更希望通过前人的宝贵经验使自己受益呢?
狭义的算命是指对人生辰八字即出生时间的推算预测,比如四柱八字、六柱预测;广义的算命则涵盖相术(看面相手相)、紫微斗数、奇门遁甲、八卦六爻等等,还有古代的占卜、筮法、青乌术等均属于算命范畴。生活中我们平常所说的算命泛指四柱八字预测。算命作为一门探究人类命运的学问,不乏对其感兴趣之人,有名的算命大师也有不少,唐代有李虚中、李淳风、袁天罡等,五代有徐居易,宋有徐子平、僧道洪,元有徐大升,明有刘伯温,清有沈孝瞻、陈素庵,民国有韦千里、袁树珊、任铁樵,现代有邵伟华,李居明,秦阳明等。
算命是我国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传统文化,我们所说的算命是民间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预测,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也叫术数。由于其颇为深奥和神秘,加上人们对这门学问缺乏正确及深入的了解,便给了江湖术士招摇撞骗的机会,且社会上装神弄鬼、招摇撞骗、故弄玄虚的“大师”泛滥,久而久之便使这门学问有了迷信色彩。易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算命或起于先秦,当古埃及人用纸草记事、古巴比伦人以泥版为书时,中国的古人劈竹成篾,削薄打磨、火烤编连,将鲜活的史实书于竹简,传遗后世。算命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从出土的甲骨文大多是卜辞这一点可以得到印证,那时候的人们在举行婚嫁、征伐、祭祀等重大事情之前,都会烧龟甲或演蓍草对该事进行虔诚的卜筮,借此判断吉凶,这大抵是早期算命术的萌芽。到了周朝时期,周文王、周公等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整理成书,取名为《周易》,才把卜筮之术上升到理论层面。人们对命运的大胆探索及阴阳五行学说的确立是在春秋时期,再到东汉王充禀气说的创立,使中国的命学理论有了明确的哲学根基,逐渐形成了一套有理论、有方法的卜卦算命系统,之后则算命开始逐步得以发展,具体的发展过程比较漫长。